系列报道(1):VR体验店火爆背后 坠落照旧圆梦?(2)
时间:2016-08-12 14:27 来源:视觉环球 作者:展厅设计编辑 点击:次
不少小型体验店店主虽然本身对VR行业很感兴趣,但并不完全把付费体验当做唯一盈利的方式,有的会提供VR设备的购买,有的开设手机贩卖柜台,有的只是把体验店当做兴趣副业,并不太在意盈亏。而更多的体验店店主则选择抱团取暖,他们建立数个千人微信群,在群里互相帮助解决技术、内容、运营等问题。 内容:同质化严重,用户粘性是关键 VR体验内容永远都是圈内的热门讨论点,但VR领域作为新兴市场,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短期内并不可能解决。 小型体验店的游戏多数根据用户体验及网络热度在Steam平台上下载,消费者自行选择。虽然这能满足相当一部分好奇心玩家来体验,但是当70%的体验店内容都基本一致时,其体验优势已经减退。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版权意识极其薄弱,直接从Steam平台上下载游戏不仅打造不出优势,还有可能涉及到侵权问题。 小型体验店缺乏资金支撑,客群也尚未运营起来,更不受VR内容公司的青睐。 优质的内容公司大多数与大型体验店进行合作,为其提供原创VR游戏。而像超级队长这些大型体验店亦会主动去向游戏公司争取独家代理,增强体验店的内容优势。奥秘世界更是拥有自己的内容创作团队,结合自身的密室逃脱品牌,丰富体验店的内容。 尽管游戏内容能通过原创团队去解决,但VR体验游戏类型还是大同小异。据VR进化论调查统计,体验店提供的游戏中,87%是射击类游戏,10%是动作类游戏,只有约3%是其他类型的游戏。 VR进化论近日也对读者进行了消费意愿调查。发现科幻、角色扮演、动作这三类游戏比较受欢迎,这其实也和VR体验的特质有关。人们希望获得新角色,体验另一个世界,去完满自己的想象。这个调查结果看似与体验店游戏所占比例相符合。 但是,用户粘性仍是个大问题。射击、科幻类的游戏尽管能满足消费者的欲望,但是千篇一律的射击体验,动作设置也局限了体验次数。与男朋友一起到VR体验店体验的张小姐认为“游戏很刺激,但是如果不是男朋友和我一起来,我自己是不会去玩的。应该多一点适合女生的游戏。” 此外,尽管VR需要视觉冲击感较强的游戏内容,但单纯的闯关模式,没有引人入胜的剧情发展也影响了二次消费。归根究底,只有商家才在乎技术,一般的消费者只看重内容。目前的VR体验内容仍处于“体验”的水平,并没有很好的IP与剧情去吸引消费者,如何加强消费者的黏着度,体验内容的延续性还尚待改进。 市场:潜力巨大,消费者对VR的理解仍停留在初期阶段 VR线下体验店实质也是为硬件厂商和消费者之间提供了一个连接的平台,尤其在HTC VIVE等高端VR设备价格太贵,国产VR盒子体验不够理想的情况下,VR线下体验店是好奇心用户的最好选择。 尽管据VR进化论调查显示,近九成消费者更喜欢购买VR设备在家使用。但交叉对比“购置VR设备的预算”及“是否愿意到VR体验店”两个细项时,我们可以看到愿意购买中高端配置的受访者也更愿意到VR体验店内进行消费体验,有23%的被调查者不想到去体验店体验的受访者表示“因为附近没有体验馆”。 知萌咨询此前也发布过针对中国VR用户行为的研究报告,据其显示,中国VR浅度用户达到1700万。由此看来,VR线下体验店的市场潜力是相当巨大的。 但现在行业里火爆的“VR”,在圈外人看就是个迷。VR进化论在天津大悦城进行体验店走访时,看到很多围观群众跃跃欲试而迟迟未下手,而一对情侣亦在观看他人体验时发表了意见:“我也接触过VR啊,就跟3D电影没差。你看这个设备一看就不是高级的,我之前玩过的VR设备都是没有绳子的,这个(指HTC VIVE)上面还带着绳,多low。”听起来让我们惊讶的意见其实也暴露出VR市场现时的潜在问题。 误解与不熟悉是笼罩VR市场的一团迷雾,而破除迷雾的关键在于宣传推广,这又是一个难题。 在天津大学旁开设幻享VR体验店店主认为,VR是一个很特殊的东西,发传单,电视广告宣传,都试过,但成效很微。奥秘之家陈振也深有同感,“VR毕竟是个重体验的东西,如果你不亲自体验,你很难去用文字,图片去描述它的优点、特色到底在哪”。他也提到,尽管行业里大家都在为VR传播做尝试,去做VR直播、VR视频,但是也没有比较奏效的方式。 价格也是体验店与消费者之间的一道大墙。参与VR进化论调查的受访者中82%接受30/小时或以下的体验价格,甚至有网友表示“你我都知道现时技术并没成熟,未知效果就想收钱,不可接受”。这种消费者与商家价格概念大相径庭的现象实质也能看出,体验店的市场教育还需继续努力,当真正有创意以及现象级的内容产出后,或许才能刺激到消费者的眼球,从而激活现今仍蠢蠢欲动的市场。 未来:店主称发展乐观,可转型多元平台 业内常有质疑,称VR体验店只是VR普及前的过渡形式。但通过走访了解,体验店店主的战略里体验店还具有很多可能性。 (责任编辑:环球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