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馆_教育基地_数字展厅_企业展馆_城市规划馆移动版

主页 > 最新动态 > 行业资讯 >

艺术展览是否该下榻贸易空间?(2)

虽然,这种娱乐大众、过于表面的大众狂欢,降低了艺术的层级,失去了人们面对艺术时应保持的敬畏感和沉思态度等,让人稍有不满。但shopping mall更加齐全的功能,更具时代性的营销,让消费者吃喝玩乐购的同时,还能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事实上,把艺术展览有机嵌进商场消费产业链,不但能增加消费者与商场的黏合度和美誉度,而且消费者数量就成倍量递增,这种十分有效的商业动员能力和聚集能力,不正是我们非常期待的大众艺术启蒙的有效途径?而这样的大众启蒙效果回报率,也足以可抵消我们的些许不满。

虽然得承认,绝大部分商场在艺术展览的空间安排、技术、服务水准上是不高的。即使是轰动上海滩的莫奈大展,K11的展览场地也存在空间狭小、展览场地高度不够、灯光不专业、出口和进口局促等诸多专业问题,这些问题充分暴露出相对于专业美术馆,商场艺术展览的专业弱势。但不可否认商场艺术展览,作为一种当代艺术商业化的成功实践,从气势和大众影响力上,已经展现出超越美术馆的趋势。作为大众艺术启蒙的有效途径,我们真不必苛求这种展览的专业性。作为对专业美术馆展览的有效补充,商场的艺术展览,虽然有媚俗之嫌,但附着在商业利益追求上的显性目的,还是属于大众启蒙。

事实上,当今商场艺术展览已经与专业美术馆形成分庭抗礼之状。美术馆该做却没做到位的经典艺术大众传播和教育功能,被商场艺术展览顺利接管并整体外移。火热的商场艺术展览,进而反过来倒逼我们的国家级、省市级等诸多高大上的专业美术馆,在当今互联网和后现代条件下,该如何变革和转型?原本专业美术馆应该以更专业更高质量的展览,吸引专业观众,与商场艺术展览形成错位竞争和互补。可我们绝大部分美术馆,至今没有自身的学术定位和艺术风格定位,没有独立、权威、专业的艺委会,更没有形成自身的办馆战略,也没形成稳定、合理的财务来源。因此,我们就会经常看到不伦不类的双年展,或者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间歇性办展方式。甚至,有的所谓高级别的专业美术馆,官气十足,管理者个人意志跋扈,美术馆沦为少数人的专业工具,根本没有公共机构的公共性和公正性可言。一个价值观破碎的美术馆,是无法专业起来的。所以,与其面对这些所谓的“专业性”,我们宁可呼唤接地气、给大众带来欢乐的商场艺术展。因为,正是专业美术馆的普遍缺位,才创造了商场艺术大展更多更广阔的市场机会。(文/王国伟)

 

(责任编辑:环球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