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与数字成本主义:多媒体展厅谁的虚拟?谁的现实?(3)
时间:2016-08-18 17:35 来源:视觉环球 作者:展厅设计编辑 点击:次
在社会中,仅仅孤立地从自身视角来看世界,人们会缺乏他人视角,进而无法与之对话。就社会政治方面而言,引起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大大不同于宣称还原真相。此处最大的一个矛盾就是,第一世界的人们想更好地理解难民,但他们却在自己舒适的房间里通过一项少有人负担得起的技术设施来“体验”。 虚拟现实被描述为能将你带到难民帐篷下的东西,我却认为它不过只是一种娱乐技术的延展,决不能与本应从我们内心发展出来的人性相提并论。 教育和文化形成价值观,进而产生同情。将虚拟现实作为产生共情的媒介进行推广是一种营销策略,也许是为了分散人们对这些大公司巨大而神秘的长期利益的关注。 虚拟现实的确具有发展共情的潜力,但那仅限于个体。 对虚拟现实的期望 虚拟现实作为一种新的叙事媒介提供了许多令人激动的新可能,也的确为艺术家、记者甚至商业公司有所助益。如同以往,我们如何运用它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对虚拟现实中的场景,娱乐性或新闻性都被过度强调了。人道主义故事,例如《锡德拉上空的云》、《尼泊尔地震》、《欢迎来到阿勒坡》、《巨人》,都受到了体验这项媒介的观众的好评。然而如果它要发展为一种多样化多层次的媒介,而使用这种媒介的方式却反映了种种矛盾和世界本身的复杂性,这才是根本问题。 我很欣喜虚拟现实成为一块画布,让更多创作者能凭此尽情发挥和体验,问出更多问题,让对话持续下去,而不是一个个都口口声声说自己代表真相与共情。 挑战则是不屈服于拥有这项技术或发布内容的公司的利益,探索新的叙事可能性,成功讲出那些现在即使在线性画面里创作者仍在奋力说出的故事。 让我们善用这项媒介,反映出现实的复杂与冲突,而不要夸口它比其他媒介更真实可信。我们需要清楚的意识到这项媒介内外的生态系统。这比一切广泛讨论过的用户体验和虚拟技术当前面对的技术挑战都更重要。 (责任编辑:环球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