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馆_教育基地_数字展厅_企业展馆_城市规划馆移动版

主页 > VR虚拟现实 > VR虚拟现实专业知识 >

VR火爆:下一个摩托罗拉或苹果可否降生在中国?(3)

至于IDEALENS,创始人宋海涛博士曾在佐治亚理工读书的时候,参与了谷歌眼镜(阿克斯0240)的前期预研工作,后来就回国创业做VR公司,IDEALENS公司联席CEO刘天成回忆道,“那时非常苦,最早做底层的算法和技术,后来有了自己的产品。目前公司主要着力点在VR一体机,所以我们以开放心态,多争取跟友商合作模式,OEM、ODM也是将来发展的重点。“

除了与一众手机大佬开展合作,今年6月蚁视和360花椒直播达成合作,开启“VR+直播”的全新直播模式,由蚁视为其提供技术、硬件的支持;今年的欧洲杯上,蚁视与央视合作,借助VR技术推出欧洲杯VR专区,试水“体育+VR”的模式。此外,蚁视在内容上搭建了蚁视大厅,也可接入Steam平台的游戏。在AR眼镜、全息智能眼镜、光学隐身方面也在进行技术的研发。

实际上在2B领域不乏成立较早且活得滋润的公司,赛欧必弗CEO赵宁对经济观察报透露,公司从较传统的3D影院,4D影院,动感影院,球幕影院,后来延伸到VR主题公园,去年我们犹豫要不要做头盔,最终放弃,是因为我们的基因和优势在2B的大型应用的解决方案方面。2002年成立的中视典,从最开始的时候做VRP的虚实现实引擎到如今从人机交互的引擎,计算机视觉,运动捕捉系统方面比较深入的开发,已经做了2000多个项目了。

另一个剑走偏锋的企业是广东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大部分VR设备都比较侧重输出显示技术,但交互在VR中也非常重要,而且目前交互方式还没有真正的定义,其市场总监黄开敏告诉经济观察报,交互方式应该说是百花齐放,有裸手识别,语音识别,手柄等方式,考虑到目前市场情况和人们的使用习惯,我们认为手柄将会成为VR主流的交互方式,所以我们目前主要做移动VR的输入设备,这款产品目前主要还是结合B端客户,提供输入解决方案,由于精确度和性价比高,颇受厂商欢迎。

与资本共舞

根据易观国际Enfodesk的预测,虚拟现实(VR)2016年在中国的收入将暴涨372.2%,达到8.5亿元。数据表明,2015年中国有关虚拟现实技术的硬件、软件、内容和其他设备的收入达到了1.8亿元。相比2014年增长了近四倍,但此增长幅度尚未达到顶峰。

更挑动中国VR创业者们神经的是,早在两年前Facebook20亿美元收购Oculus就缔造了可模仿的”神话“:Oculus创始人,90后、辍学、创业、受资本追捧、一夜暴富……

虽然2016年为VR产业元年,但这并非意味着此前VR发展轨迹不够长,上世纪60年代,虚拟现实之父Ivan SutherLand 发表名为《终极的现实》的论文,描述VR技术,上世纪80年代虚拟现实的概念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提出,上世纪90年代任天堂推出民用市场的VR设备但因技术不成熟遭冷遇,而2014年Facebook 以20 亿美元收购Oculus事件,让资本和大众对VR产生浓厚兴趣,掀起了新一波VR热潮。

扎克伯格对外称,“终有一天,沉浸式虚拟现实将成为数十亿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在技术难题与资本热捧中踌躇前行的中国VR创业者们,从不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他们凭借本土消费群体的庞大以及雄厚的信息产业基础,正从技术创新、上下游延伸以及与资本共舞等各种角度,寻找着各自生存的空间,以期最终成为VR领域的摩托罗拉或者苹果。

值得关注的是,国际巨头Face-book、谷歌、英特尔、三星,和国内BAT为首的互联网企业,以及华为、中兴、联想、华硕等手机和PC企业,都正在陆续通过自建或投资来获得VR入场券。而资本投资情况折射出VR领域一大趋势:创业公司之前多集中在硬件领域,然而自今年开始有了大幅改变。据投中研究院不完全统计,从VR行业投资案例数量上来说,去年硬件设备方面投资占比为53%,今年上半年降至29%,去年内容制作为36%,分发平台为11%,今年上半年内容制作和分发平台分别上升至50%和21%。

由于国内优质项目并不多,不少资本巨头将目光瞄准了国外。有数据显示,今年全球一季度共在VR/ AR领域投资17亿美元,其中近10亿美元来自中国。这10亿美元中,有超过一半的资金流向了国外的VR/AR公司。

另一利好消息则是,今年初工信部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5.0》文中指出了其发展所面临的瓶颈与问题,这背后将是加快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建立和完善相关标准体系的行业环境,助力VR行业健康发展。

netease

(责任编辑:环球编辑)